查看原文
其他

松山湖畔,那些与华为毗邻的学校,正在长出一个怎样的“大时代”? | 头条

区域教育治理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有时候,我们一转身,就遇见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两年前的张晶,还在自己的家乡东北某县城做小学教师。工作早已驾轻就熟,甚至不用备课,一节课也会讲得滴水不漏;讲台站得波澜不兴,因为缺乏变化,也就没了激情——其实,隐隐的还有对未来的惶恐。
2018年,依然年轻的张晶老师抬头看了看外面的世界,便带着对更好教育的憧憬,成功应聘为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举家南迁,搬到了名震全球的华为总部所在地——东莞松山湖。
却没想到,自己因此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职业冒险”。
“来到松山湖,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简直坐上了一趟又一趟的‘过山车’,原来的教育理解、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全部被更新了,在过去学校时的从容与自在碎了一地。”
然而,今天的张晶依然特别为自己两年前的举家南迁感到庆幸,在中心小学跟着同事们一起创新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轻车熟路,但她不用担心跟不上时代了,因为她和她的同事们,就站在教育变革的时代前沿。
松山湖中心区鸟瞰图 贺东峰摄



2005到2020,是松山湖教育从空白、弱小到享誉国内教育界的15年。
张晶老师遇见的这个“时代”,究竟是怎样长在松山湖畔的?是钱很多,还是人很对?是机缘巧合,还是暗含规律?这样的追问,同样具有巨大的时代意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全球分工。而东莞正是借助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断接受来自港澳台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以“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货”的配套加工业创造了“东莞产业奇迹”。
2000年,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同时还集聚着服装、鞋帽和玩具等各种产业,经济飞速发展。然而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进行的招商引资,虽然取得了经济发展,但牺牲了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资源,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于是,东莞筹划找一片地方做个示范,尝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经过多次考察,最终选定了现在的松山湖这块区域。
新园区如何开发?
东莞市组织了一批专家,涵盖科技、经济、规划、景观设计等各个专业,先后到美国硅谷等高科技园区考察,策划讨论了3个月,最后提出一句口号,叫做“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
2001年7月,东莞划出一块72平方公里的新区域,建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11月获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
邓国军是1998年从陕西师大硕士毕业后南下广东的,在佛山从事了近5年的旅游推广和管理工作。2003年,他看到《南方日报》上一则公告:“松山湖管委会招募公务员”。
当年12月,他以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二名的成绩公选上岗,担任松山湖管委会科技教育局副局长。来了之后,他才知道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承担了推动经济模式转变、缔造新的增长引擎、再造一个新东莞的重任。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新城市,规划、征地拆迁、基础设施、环境营造、配套设施,全部是一次性完成,整个管委会只有130余人,全是30出头的年轻人,都不分白天晚上地工作。”
为了带动东莞的经济转型,松山湖规划和建设果然是大手笔,不仅路网、自行车道一步到位,而且还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不仅电线、煤气、电缆可以放入其中,还可以供人员通行。在松山湖,根本看不到其他城市常见的高压线。为了做好生态,管委会种了1000多万棵树木,铺了1000多万平方米的草坪,用超前的眼光建了酒店、图书馆、教育中心、生产力大厦、学术交流中心……
不过,要大量吸引高素质人才,必然要考虑他们的刚需——子女教育。于是就规划500亩地,建设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校园风景


2005年,在东莞中学初中部担任常务副校长并主持工作的黎德文,来到松山湖学校担任校长。那一年他37岁。

2005年元旦后不久,他和几个同事开了一辆车从市区来到25公里外的松山湖,“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东莞的西伯利亚,什么都没有,开车转了半天,根本没有找到学校在哪里,想问路也不行,连一个人也没有碰到。没办法,第二天不得不找警察帮忙,才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了正在修的几栋楼,学校就在这里了,而且9月份就要按计划开学。”
到松山湖,是黎德文主动请缨的。六七位同事告别热闹繁华的市区和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一头扎进了松山湖学校的工地,先是住工棚、学生宿舍,后来又搬进了窄小的教工宿舍,直到今天,一晃15年过去了。
在黎德文看来,这恰恰给松山湖各所学校奠定了共同的文化底色——大家一定要风清气正,踏实诚实,勤奋做事。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成立之后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校级管理人才。他们遍寻全国,首先认识了知名小学校长刘建平。极力邀请下,刘建平从湖北南下,出任了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副校长。
刘建平加盟,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管理力量得到了加强,但一所学校仅靠六七个人的班底是不够的,必须大规模招人。2005年和2006年,学校面向全国共招聘了约200人,共收到了4万份简历。说起当时的盛况,邓国军至今仍历历在目:“没想到东莞这个城市这么有吸引力,简历来自五湖四海,老中青结合,各种人才都有。招聘结束,简历堆满了整整一屋。”
今天的松山湖二小负责人孙道明,这一年正在家乡安徽北部某县最好的实验小学教书。这个有梦想的青年教师苦心钻研业务,在市级、省级的讲课大赛拿了不少奖。2006年,松山湖学校“广撒英雄帖”,孙老师热血一沸腾,报名了。
同样在这一年,曹静老师还是吉林师范大学的一名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一天,看到室友正在忙着往松山湖投简历。室友问她,“要不你也一起投吧?”几天后,两人都接到了面试的通知,并结伴来到东莞。
2006年,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第一批招聘教师参加东莞一日游,了解东莞历史及风土人情


第一波来到松山湖的那些教育人,几乎都是先“落脚”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自然受黎德文校长影响很深。所以松山湖的教育,至今和这所学校“血脉相承”。
黎校长是那种特别笃定的人,尤其看重如何坚守教育的本原。他崇信教育是慢的艺术,提倡教师要平心静气地工作,甚至让大家对那些看起来新潮的名词保持警惕,“不要一味求创新,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根在哪里”。他在学校经常老调重弹,“做回教育该做的事情,回归教育本真的面目”。
“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感受我也看得很重。”多年办学,最让他自豪的就是本校学生对于母校的感情在东莞是数一数二的,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成就。听说有人把自己的学校形容为“高级监狱”时,他作为教育人,总是很难过。
黎德文为人坦率,直来直去。有一年,他给大家做年度的述职,“我就讲三句话。第一句话,我深深热爱这片校园。第二句话,过去的一年,我尽了全力,努力工作。第三句话,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绩。述职结束。”说完,他就交出麦克风。老师们全笑了,接下来,学校的年度总结大会变成了气氛轻松的聊天会。
其实,在松山湖学校,平时的各种会议,也全是这种风格,大家一起轻松地聊天,黎德文很少正襟危坐、语气严肃地跟大家谈话,也从不把什么事藏着掖着,一切都拿到桌面上谈。
很多人评价:“跟黎校长做事情,你根本不用琢磨他想什么,你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这也是黎德文非常看重的——让学校成为风清气正、干净做事的平台。
也许正是在黎德文的影响下,松山湖的教育人有种共同的气质,那就是专注、聚神、不懈追求。
这些年,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走出很多位校长、副校长,黎德文很受大家尊敬。对此,他再次显露出坦诚和率真的本色,强调他们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培养,而是有特殊的原因。
“首先,他们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都有着很高的素养,都很勤勉;其次,松山湖园区发展很快,不断建新学校,也为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如果说,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后续建起的学校开始呈现出各异的色彩。
2009年,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小学部独立出来,成了松山湖中心小学。这是松山湖的第一所公办小学,校长是刘建平。
刘建平校长见多识广,对全国各地好学校的做法了然于胸。他发现,很多学校在课程、活动方面有些好的创意,但不系统,也很难持续。于是,他把自己认同的很多做法来了个兼收并蓄,系统地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全人课程”体系。
“全人课程”认为,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组成,生命发展就是追求这三重生命的和谐统一,培养成“完整的人”,点燃学生“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于是松山湖中心小学以生命哲学为基础,构建起“融通式”的“全人课程”(如下图)

从2006年开始第一个五年,以学校“课程体系再造”为工作抓手,刘建平强调课程的“融通式”而非“拼盘式”或“加减式”;“整体优化”而非某一学科、某一方面;生成性顶层设计而非“图纸式”;研究状态实践性而非“学问式”……其中,“整合与联动”是学校“全人课程”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方法。
第二个五年,中心小学又实施基于生态取向下的课程师资发展,其策略主要有俱乐部、招投标、自驾游、领头雁、脚手架等。
第三个五年,则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课程教学变革,运用深度学习的理念,重构课堂“教、学、场”三要素,探索出PBL+范式。
全人课程在中心小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关注,各种荣誉拿到手软。
回头来看,刘建平校长以“融通”“整体”为特征的大手笔再造课题体系,给松山湖教育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启发。2010年,松山湖迎来了第二所公办小学,这便是由中心小学抽调冯正华等干部教师筹建的松山湖实验小学。冯校长提出的“无痕教育”,也同样有着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之后,2015年开办的松山湖实验中学以及2018年开办的松山湖第一小学和2019年开办的松山湖第二小学,也分别主打“三创”“生态”“好奇”,都以系统性、有特色的课程建设为着力点。
来到松山湖,会发现各所学校空间建设与教育的结合做得特别出色。事实上,学校空间基于课程、学习方式与培养目标的再造,也是松山湖教育人进行的一个集体探索,松山湖中心小学、一小、二小等都做了不同的尝试,其经验也被陆续建起的实验小学、北区学校等学校借鉴,并进一步创新。


对于自己在松山湖度过的这些年,刘建平校长总结了三个词:一片沃土,一股清流,一群伙伴。
一片沃土是说松山湖是刚开发的全新园区,像一张全新的、原生态的白纸可以自由挥洒,东莞中学有着百年的历史,给了大家自主发展的文化传统。
一股清流是说松山湖管委会科技教育局的多任领导,都是非常开明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多年一贯的统一说法是,自己是“科技教育服务者”,是为校长服务的。很多地方提“管评办分离”,其实在松山湖一开始就做到了。校长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合法依规自主办学,不会有人来干预。在刘建平看来,这种政风不仅是在教育领域如此,整个松山湖各个领域都一脉相承。
一群伙伴,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群人持续地做、持久地做。2006年,刘建平筹建小学部招聘了48名教师,这批人后来有13人“长”成了校长、副校长、园长,或“走”上了科教局领导岗位。他们原来是中心小学的小伙伴,现在都在不同岗位承担重要职责,一直互通声气,优雅同行。


2008年,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第一届高中生毕业,优秀的成绩一下子就让它跻身老百姓口中的“五大高中”之一。如今,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各种发展指标都稳居东莞前两位,再加上课程扎实、多样,硬件一流的各所小学,称松山湖是东莞的教育高地已当之无愧。
在黎德文看来,学生分数并不是考量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因素,更关键的是,让不同特点的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平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实现素质教育的真实落地。
2015年是松山湖的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年,华为的数万科研和工作人员入驻松山湖,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生源,以及不同生活理念、教育观念的家长,更带来了学校治理、文化、课程与学习方式的新一轮融合。
黎德文认为,任何试图对松山湖教育进行的“定论总结”都显得太早。“它一直在发展,就像我们松山湖学校,你看到的这几栋新建筑建好后,学生就会从现在的3300名,增加到7000名。”
松山湖教育自身发展起来的同时,还开始联动提升周边镇的教育质量。2017年,松山湖园区与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边6镇组成的松山湖片区,成为东莞市首个试点片区——跨园镇“教育统筹改革”拉开序幕。
2018年,松山湖中心小学与寮步镇西溪小学在“共建”基础上正式签约集团化办学,全面带动课程、师资、文化的发展。此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育集团、松山湖未来教育集团等教育集团相继成立,形成教育价值集团化复制+协同创新的格局。
区域教师在蒲公英教育智库组织的专项培训中展示成果



在松山湖的校长那里,经常听到一句话:自由开放的办学氛围。
冯正华校长说,在松山湖做校长,很舒服,有贵气;松山湖第一小学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蔡敏胜说,松山湖的领导很放心把学校交给校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松山湖实验中学万飞校长说,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办学的自由与自主。
松山湖的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将自己定位于服务部门,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学生,帮助新建学校筹备开学典礼,招聘教师遇到问题帮忙解决,学校需要软硬件设施帮其争取经费。而在监管、评价上,他们奉行“底线下的自主”。现任领导有一把边界尺子:学校建起来之前和校长充分讨论,建起来之后就交给校长独当一面。
松山湖的办学环境一直都沿袭这样的传统:民主、自由、开放。


如果薪酬比现在多4~5倍,你会跳槽吗?这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但是松山湖的校长们经受住了。曾经有学校想以近5倍的薪水挖走松山湖的校长,结果没有一个人离开。
冯正华用一个关键词解答了所有的疑惑:贵气。在这里当校长,是一件很有尊严的事情,教育部关于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意见在松山湖真正落了地。他用“太享受了”来形容自己当校长的感受,并不止一次地表达自己对松山湖的感恩之情。
冯正华一直想找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做心中理想的教育。在那里,可以没有那么多人情往来,没有那么多形式规矩。他直言自己不适应传统的“官场”文化,走了很多地方,终于在松山湖找到了心灵安放的场所。
实验小学的男子足球队非常厉害,每次都代表东莞市队出去比赛,而且出过几名国家青年队和少年队的队员。领导们多次建议,干脆也成立学校的女子足球队,收获各种荣誉岂不是水到渠成?但实验小学一直没有成立女子足球队,因为实验小学为女同学准备的主打项目是舞蹈,每天跳上半小时,能跳出好身材、跳出好气质。
松山湖的办学自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体现:
没有一个教师是可以“硬塞”进学校的,谁都不行。冯正华说,松山湖的校长就是有这个“硬气”,而这样的硬气也是松山湖的教育治理传统赋予的。
首先,松山湖是一个新生地区,没有历史的沉疴,就像一张“白纸”,所以在教育上充满活力。
其次,历任教育行政领导自身对教育的体会深、见识广:迄今的五任局长都毕业自名校,他们站位高、对教育理解深,有气魄找真正优秀的校长、教师,充分给他们自主权,办面向未来的教育。
再者,松山湖是个移民“城市”,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本来就强,他们愿意做幕后的支持者,所以松山湖管委会科教局一年组织的校长集体会议总共也就几次,其他地区可能每周都会有,科教局领导更多是去到学校服务。
在这样的氛围下,校长们除了有“贵气”,冯正华觉得还有教育教学的专业“才气”,以及敢于改革创新的“锐气”。所以,松山湖的校长们才能达成一种共识:办教育在东莞保持一流,但不刻意追求拔尖,对教育理想必须坚守。


“我们这些行政人员不会对学校教育干涉太多”,科教局的局长、科长、主任们一直保持这样的谦逊状态,总觉得应该给学校自由的环境,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其排除外界干扰、解决现实需求,呵护它自然生长。
“我们就是给学校打工的”,他们常常这样开玩笑地自我定位。校长筹备新学校没有经验,科教局就协助出谋划策,协调政府、设计、施工等各方人员配合校长理念落地,一旦建校完工,开学典礼结束,学校就交给校长“全权”负责了。
学校反映师资紧张,科教局就会想方设法争取教师岗位。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小学的师生比达到1:19就可以,但是松山湖的小学基本都高于这个标准,新学校甚至可以高达1:10。
新学校担心教师上岗不适应,科教局出台政策,允许学校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招人,而且发放全额工资,教师跟岗半年后,正式开学时教学工作就会顺手很多。
校长忧虑编制不够,临聘方式留不住教师,科教局就逐年提高临聘教师待遇,还在2016年设置“特聘教师”岗位,与编制教师“同工同酬”,甚至2019年开始,年薪比编制教师还高10%。到目前为止,临聘教师占比已经少于10%。特聘教师除了待遇高,评职称也比编制教师更有优势;在松山湖,他们还可以走行政路线,中层、校长助理都可以担任。如今的松山湖一小和二小,90%以上都是聘用教师,他们几乎感觉不到和编制教师有多少区别,教师队伍相当稳定。
学校害怕异地教师没有归属感,科教局就想办法提供温暖、增加福利。松山湖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了留住他们,给他们提供住房,解决小孩读书——从幼儿园到初中全包,帮助家属推荐工作就业……教师们心安了,教育教学就可以更加专注。
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治理,还体现在经费使用和人事任用上。除了每年的预算经费,平时学校有实际需要,也可以申请相应的经费。
校长的选拔,在松山湖是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全区所有公办学校的中层都有资格参与进来,几十个人进行民主投票推荐。教师的招聘,都是交给学校自己定,只要满足基本的岗位条件,学校看中的教师,科教局都很欢迎,调动有困难的会给予协助。
“校长必须要有人权、财权”,这在松山湖已经成为共识,不赋予他足够的权力,就培养不出真正的教育家型校长。
虽然每一任教育行政领导可能在治理的细微处有所差异,但是基本的风格始终沿袭、保持不变,这种新型的政校关系是松山湖教育一直充满活力、创新发展的基础,“让学校安安静静地办教育”已经成为弥漫在松山湖管委会科教局里最基本的文化底色。
松山湖北区学校的教师队伍


2019年,松山湖实验小学面向全国招聘20多位老师,王洪刚从20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于是他选择辞去家乡黑龙江佳木斯的公职,扎根松山湖。他体会到各种差异,但感触最深的,却是学校管理文化。
“校长把一个项目交给你时,总是很放心的样子,从来不提出很具体的要求,任由你发挥,他即便有什么想法,也不会强加给你,而是会很温和地给出建议,但他会在一些关键时间和进程节点上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握,确保你不走偏;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你就去找校长,他会想各种办法帮助你。校长在很多时候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教师成长的帮助者。”
让王洪刚惊喜的是,学校领导中不仅冯正华校长是这种风格,其他人也全是这种风格,对老师充满信任,氛围宽松。这对于王洪刚是种崭新的体验,让他非常开心。
除了平等、民主的氛围,王洪刚还发现,实验小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学校的会议就是一个例子,有着特别的会议文化:
第一,学校要求大家不要开长会,一般控制在40分钟之内;第二,每次会议要明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三,如果涉及到专业,主持人就要做充分的准备,把该问题的起源、现象、模式、理念等问题向大家介绍得清清楚楚,如同做一场简短的培训或者学术报告。在实验小学,有“无培训,不会议;无学术,不会议”的惯例。
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宽松、崇尚学习的氛围,实验小学一直人才辈出,向外输送了10余名管理干部,这是冯正华最自豪的地方。在培养年轻干部方面,他有独特的地方——放手使用,行不行,3年看结果。
老师们都知道,冯校长是“把普通老师当中层干部培养,中层干部当校长培养”,总是给大家舞台去发挥。随着松山湖北区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冯正华向科教局承诺,3年至少再培养20名管理人才。
因为工作出色,王洪刚虽然才到学校一年,但已经成了一个级部的负责人。
转眼间,曹静到松山湖已经14年了。14年前的松山湖,晚上黑漆漆的,开车10多分钟都不会遇到人,今天已经是繁荣的科技新城,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在其他地方,她可能是有资历的“老教师”了,可以“后半辈子吃老本”了。但曹静丝毫没有这种想法,14年来,她每天感觉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必须去学习、去成长,否则很快就会跟不上。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建设非常前卫的“图书馆课程”,志在重构生态的“儿童图书馆”,努力让图书馆内的优质资源,让图书馆这个学习文化场为全部的生命成长助力。
当年,她一路绿灯成功应聘,如今,看到来的年轻人越来越优秀,这让曹静感到不小的压力,感慨“自己如果现在应聘,几乎没有机会”。


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大工业时代……再到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新理念每天都在出现,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成为了当下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时代的潮流中,松山湖如何进行教育新样态的创新?在课程课堂方面又做了哪些新的探索?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松山湖的各个学校,始终把课程建设放在首位,并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课程理念,比如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实验小学的“无痕课程”,一小的“生态课程”,实验中学的“三创课程”等,并在课程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各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文化名片。
  • 课改领跑


松山湖中心小学一直非常重视课程。2006年,正值新课改蓬勃发展时期,校长刘建平就敏锐地提出“课程立校”的理念,并提出了学生“学科拓展课程五个一”:“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他希望孩子们经过六年的熏陶,会诵、会写、会做、会学、会生活……经过5年探索,松山湖中心小学建立起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主题活动课程和谐共进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把“人”写进教育核心,被众多学者专家称誉为“全人课程”。
“最好的基础教育,并非塑造‘谁’,而是点亮‘我’,用融通式的校本课程设计,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文理想在这个时代的动人回归。”2018年,松山湖中心小学“全人课程”被评为广东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组委会给予了这样的颁奖词。
松山湖中心小学除了引领课程改革外,在课堂转型方面也走在了时代前列。
走进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室,发现这里的学生座位摆设和一般学校不一样,采用的是U形座位排列,意在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拉近教师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这样便于教师走入学生中间,学生也更愿意大胆表达,更能催生等距离的爱。”该校校长刘建平笑着对记者说。排座方式改变的背后,其实是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显性表现,也是该校“深度学习”探索的一角。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学生胜任21世纪工作和公民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基本能力。
刘建平向记者介绍,学校第三个五年规划是“教学方式变革”,多年前,他在美国学校参观考察时,了解到了深度学习。因为中美教育国情不一样,因此他将深度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深度学习”,并于2016年立项“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探索范围覆盖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全部学科,旨在让孩子的学习“真正发生”。
探索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一节节具体的课例研究开始,不断提炼出各个学科的课型,语文的“主题教学”、数学的“问题教学”、英语的“TBLT教学”、科学的“现象教学”……学生自我深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
刘建平介绍,目前学校以“要素导航、听课革命、思想赋能”为策略,促进“教、学、场”(教——课例研究、学——课堂观察、场——U形座位)的变革,培养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松山湖中心小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立足于常态可用,常人可学,从工作坊到覆盖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全部学科,逐步构建起教学生态链,是一次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之旅。

  • 群体创新


在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学楼二楼,有一处“尔雅书吧”,里面陈设有吧台、沙发软椅,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书籍等,和外面的餐厅无异。独特的是,这家书吧全部由学生自主经营。
2018年,学校发出征集令,希望由班级或社团承包书吧进行创业活动。最终在众多方案中,初二学生莫凡等九位同学的方案脱颖而出,他们从项目概况、实施计划、宣传、人员分工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在取得了书吧的经营权后,孩子们每天下午5~6点负责经营书吧。他们分工明确,面对原料采购、宣传海报设计、经费预算等复杂问题时,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在课余时间,他们常常在一起“头脑风暴”,共同合作,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书吧在他们的经营下,进行得有声有色。虽然也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过一个学期下来监测发现,9个孩子中,有8个孩子成绩有进步,只有一个孩子成绩稍有退步。目前,在松山湖实验中学,类似的创业场所还有多处,如美食义卖场、创意写作等。
2015年,办学伊始,万飞校长在杜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三元智力理论”,发展了“创造教育”理论,将“创造教育”细分为创新、创作、创业三个关键词,并据此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三创课程”体系。“三创课程”体系形如“五棱锥”,底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系列课程,中间层是面向分类发展的创作系列课程,顶层是面向特色发展的创业系列课程。万飞说:“通过创造课程,希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个性。”
以创新为导向,松山湖实验中学也是东莞智慧课堂建设的“先行者”。为达到教学相长效果,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课内外大实践”“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观察机制,通过具体、系列的数据落实精准教学。不断创设高效的课堂生态,在合作学习和数据分析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痕迹,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学习。
在授课模式上,松山湖实验中学同样另辟蹊径,为突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校采用“走班制”与“导师制”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全校实行“上午行政班授课、下午走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学习能力选课学习,拥有“个人定制”课程表,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什么重视创造精神?”记者问道,万飞说,松山湖作为一个高新科技园,强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区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因此松山湖实验中学的教育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真正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

  • 生态文化


在松山湖一小,“诵经典”是一个研究课题,也是一项校本课程。每一个清晨,你会看见在一小的每一间生态教室里,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师都在晨曦中拉起晨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孩子和老师一起诵读经典诗词,用声音传递千古的回响;配合着优美的动作将文字具象为诗意的画面。
谁承想,这所获得特等奖的学校刚满两岁。该校从创办之初,就提出“与生态同行,为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用生态的视角重新定义、思考教育,重建学校的教育生态,把“人”写进教育的核心。
蔡敏胜说:“学校依托全课程理念,构建了‘基础性课程群、拓展性课程群、综合性课程群、融通性课程群’四位一体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四大课程群的设置,可以让孩子对所见所闻形成全方位的观察和体验,让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为丰富,将课程和生命连接起来。”
除了生态课程,建校之初,松山湖一小就致力于打造一间间充满温度的生态教室,每间教室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都有师生共同创造的生态文化。
在蔡敏胜看来,“生态教育”包括“人文生态”“环境生态”“智慧生态”“课堂生态”等,接下来,松山湖一小将研究如何打造“生态课堂”,比如,教师在课堂里怎样把更多的学习机会还给儿童?怎么样让儿童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之下,能自如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都是“生态教育”中提倡的自由、开放的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
走访了松山湖的几所学校,记者发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全人”“创新”“生态”等等,这些相对前沿的教育理念在各所学校不断迭代升级、生根开花。
其实,无论是课程创新,还是课堂模式的转型,都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回到几个最关键问题: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作能力?等等。




也许是身处“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直面划时代的国家科学城建设,在松山湖教育人身上,时时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前瞻意识。
每当聊起教育的话题,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追问: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以终为始,开始反向思考。
对于未来人才的样子,以及未来教育的范式,松山湖有着集体的展望和想象。
黎德文眼里的每一个学生,未来都应该是“全人”的样子,他们在学校里的黄金岁月,也是多姿多彩的美好时光。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里的文化活动都一直被高质量地坚守,因为它代表一种关怀、一种情感、一种孩子作为“全人”的学校生活。
“家长的高要求也使得我们不断反思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蔡敏胜在松山湖的十几年,看到了它的高速发展,高校引进、高科技企业落户,企业家、教授、科学家、名校硕士博士成为主流人群,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校长们深感责任很重,“教育” 不能拖“科技”发展的后腿。
他觉得面向未来的儿童至少应该在四个方面共同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品质、健全体魄。于是他提出创建一个“生态” 的校园,营造一个真正关注孩子整体生命成长的环境。
“有健康、会生活、懂情调”才是生活的基础,松山湖实验小学校长冯正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从该校毕业的学生都至少会两种乐器,男孩子全员学足球,女孩子全员学舞蹈。
如今冯正华执掌新校“北区学校”,在这所九年一贯制的“未来学校”里,他进一步思考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给学校提出了三个新要求:一是通过大数据精准评价保证孩子的学业质量;二是通过生涯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三是通过实施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促进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现代科技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一部手机有 300 多项发明专利、一台扫地机器人有1000 多项发明利、一架飞机有500 多万个零部件、3纳米的芯片需要在一平方厘米里安装上百亿个晶体管……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人才,作为高新区,松山湖希望未来能培养一批能真正掌握“卡脖子”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人才。
松山湖实验中学会不定期邀请科学家、企业家、研发人员到学校开讲座,把学生带到企业去参观产品研发的过程,然后以课程推动学生参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推动的一项“未来科学家计划”,就是,让学生到高端实验室去,和那里的科学工作者一起做课题搞研究,让他们提前了解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现在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二十年发展,松山湖从一个园区发展成高新区,如今又从高新区迈向“科学城”,一切都是动态更新的过程,一切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在松山湖教科局正在组织讨论的一项教师发展行动草案里,有这样一句话: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许人类永远没有确定的答案。可以确定的是,当教育人永不停止地思考和行动,未来的现实就会靠近今天的理想。

作者 | 屈腾龙 王小波 张清

编辑 | 李丰池

来源 | 本文来自《区域教育治理》杂志2020年5、6期合刊封面报道,原文3万字,有删节

责编 | 芋圆

排版Maggie


2594889720@qq.com

松山湖二小:师生关系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 16个教育难题的区域解决方案:科创赋能、场景智慧、减负提质、老城突围、教育新评价……

• “校长职级制”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